怎样才能成为作曲家-需要怎么学习,请告诉我

近期关于怎样才能成为作曲家?需要怎么学习,请告诉我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 ,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 。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引用两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

想对某些写歌的朋友说说

来源:吉他中国 作者:草海

由于网上要求找我交流作曲心得的朋友比较多,为了避免重复打字 ,我特把我的观点集中表述如下:

很多朋友一上来就说他们很有写歌的愿望 ,问我如何写歌。我的第一感觉是这种心态太不踏实了,缺乏一种客观的态度 。想写歌想作曲的愿望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如果你连自己哼出的东西都没法记录下来的话 ,这种想法就成了急功近利的表现 。

其实写歌包括配器这个东西是个水到渠成的东西,如果你还在问我该怎么写的话,我觉得你根本就没入门 ,对这个音乐这个东西根本还没能力掌握。对写曲子这个想法还必须先放放,多去学习基本的东西,学到一定程度 ,积累到一定量,自然就会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包括评价自己有没有作曲的能力。凡是一上来就问怎么写曲子的朋友经过我进一步了解 ,都是没什么音乐基础或者基础不好的朋友 。不要走都没会就想飞,这是我想说的。你们需要的不是怎么写曲子,而是怎么先去了解音乐是怎么回事。

更进一步来说 ,写歌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人即使他不懂乐理是个乐盲 ,时常也能瞎哼出一些曲调出来(我老爸就这样,呵呵),但是他们自己不了解哼的是什么东西 ,所以没法记录,所以也没法跨进音乐这个门槛 。而懂得记谱的人就不一样,他可以把自己或者别人哼出的曲调记录下来 ,比如王洛宾,于是就有这么些部分人成了作曲家,音乐家。实际你有没有作曲的能力就在于你有没有记谱的能力。

如何训练出这个记谱能力?首先你得识谱 ,唱的要准,歌谱的细节都很清楚 。然后要练耳,包括分辨音程和分辨节奏 ,各种复杂的音程和节奏都要练到条件反射,一耳就能辨认。这个有点象练英语,要练到象母语的程度。当然越复杂越难辨认 ,但是能分辨的出复杂音程和节奏的人一定也可以写出复杂音程节奏的东西 ,所以想要写歌写的好对耳朵的训练要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而且没有尽头 。练到一定程度 ,你听到的音乐的时候,在你头脑里反应的不是声音,而是乐谱。

更进一步 ,如果你不单单是能辨认音程和节奏,而是对乐曲的和弦也渐渐开始敏感了。你会渐渐发现歌曲的旋律都是建立在和声的基础上的 。除了传统式的中国乐曲是先有旋律再有和声背景(也就是先有曲,再配器)以外 ,现代乐的旋律都是建立在严谨的和声架构基础上的 。你对和声越敏感,就越会发现写好一首歌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需要很强的基本功。你对和声越敏感 ,也就会越发现国内音乐对和弦运用手段的匮乏,听得出什么是好歌什么是烂歌。真正有水平的歌曲光从旋律上看是无非跟烂歌拉开距离的,甚至旋律还不如烂歌来的花哨 。你会了解到真正有内涵的旋律是什么意思。

下面上一个层次 ,谈谈如何写好曲子

对写歌有经验的朋友来讲 ,要讨论一个写歌的趣味问题。一件事情,如果你会做,别人也会做 ,甚至人人都会做,那你做起来就很没乐趣 。如果这件事只有你可以做,你的感觉会很不一样。写歌也是一样 ,如果一段旋律你想到了,但是听众也能想到,这个曲子就很没特色 ,或者说没什么水准,没难度。为什么说现在的流行音乐垃圾多,就是当你听到了开头就能预料到他下一句唱到什么音上面去 ,连你都能想出这样的旋律,那么这首歌必定不是什么好货色 。现在的歌曲都是似曾相识的风格和曲调,听多了让人感觉腻味 ,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 ,没有新鲜感。我们写歌应该讲求一个作曲的乐趣,要写出可以抓住听众耳朵的东西,要让他们感觉到不一样 ,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个性问题,只有你想出了这样的东西,别人不会这么想 ,如果你的曲子还能让别人觉得好听的话,那就说明你的水平真的很不错,这才是写歌的乐趣 ,要突出个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很多人不谈各种作曲技巧,喜欢强调一个观点:“音乐是感性的 ,不一定非要遵从什么规律”,他们的意思是想抛弃作曲那种严谨的架构去天马行空,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世界来 。照这么理解的话 ,不用理会那些束缚作曲的结构体系 ,任何人都可以玩音乐了,那你自己还能体会到乐趣吗?今天我给你一把吉他,你明天就出一张不知所云的专辑 ,这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会有几个人承认你这样的音乐呢?说白了,我乱写,你也乱写 ,大家互相不承认,这样很有意思吗?所以我个人是非常反感这种反传统的做法,实际 就是想逃避音乐规则。

因此 ,从写歌的乐趣角度出发,我希望写歌的朋友都能在理性的约束下写出有个性的旋律出来,这才是乐趣 。

最后讨论一个写歌水平的维持的问题

大家也许都注意到国内的创作型歌手都非常短命 ,要么就一首歌出名,要么就一张专辑出彩,很少有能维持创作水准的歌手 。比如郑钧 ,唐朝等等。大部分人的观点有两点:1是因为出第一张专辑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比较艰苦 ,体验比较深刻。成名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了创作想法的变化,很多物质因素左右了他们,所以以后就平庸下去 。2是因为第一张专辑是他们多年灵感的积累 ,成名后灵感用的差不多会枯竭,没灵感就没好歌。对于这种“物质生活论 ”和“灵感论”不是完全没道理,但是我觉得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国外的乐队很多70年代就成名了 ,到了现在还有好的专辑和好的单曲不断涌现,难道他们作曲不受物质生活和灵感枯竭的影响?

有人问李敖“你写作需要灵感吗”他反问“妓女卖需要性欲吗 ”,这实际上已经说明了问题 。创作不能靠灵感去维持 ,要靠基本功和积累。纯粹用灵感去写歌是非常累的,你不光要靠灵感想出一个漂亮的开头,还要靠灵感想出一个漂亮的过渡 ,然后还得灵感突发写出一个漂亮的高潮,余下每首歌都这样,这样持续下去你还能不枯竭吗?真正的写歌是借助一个动机来发展的 ,动机就是灵感 ,余下的部分是靠作曲者对音乐创作技巧和理解发展而成的。强调灵感忽视作曲技巧的人迟早要走进资源枯竭的死胡同 。国内创作型歌手艺术生命短就是因为基本功和积累不够造成的。对于国外那些大师级的人物来说,他们随便信手拈来的东西都会让我们觉得深不可测,为什么?基础不一样啊!对他们来说 ,灵感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只要找到一个写作的方向就可以发挥了,一切按照他们的作曲风格进行 ,就这么简单。

所以说想维持自己的写歌水准或者想进一步,很简单,把基础再打牢点 ,积累再深厚些 。学习学习再学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办法。那种把自己关在录音棚里面闷头找灵感的方法是没有效果的。

续1:

关于写歌,我的确是可以告诉大家我自己的一些心得(而且我也曾经在这里贴过,但是反响并不算太热烈 ,我不知道是深奥了,还是说的不对) 。我可以这样反问你,如果你今天告诉你一系列写歌技巧 ,你明天就可以写的出歌曲吗?我之所以发上面的一篇帖子 ,就是想告诉大家,写歌是积累,就算我告诉你我知道的全部 ,你也不可能变得跟我一样 。这是典型的知易行难。你如果真想要学习怎么作曲,自己可以找些和声理论,配器知识的书籍来慢慢研习 ,然后还要不断的练习听力,提高耳朵对各种音程和声以及节奏的敏感程度。但是有几个人会去踏踏实实的去这样做呢?还不是都是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一些攻关秘笈,一步登天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如果你还在问我怎么写曲子的话,请先放下写曲子的想法,去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总有一天 ,你会自然醒悟,原来作曲就是这么简单。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帮你指路,而不是拖着你走路 。

在我的经历当中 ,我好像从来没问过别人怎么写曲子 ,甚至弹吉他也是,我也从来没有过老师。但是如果你思想能够走在你的技术前面,你下一步的路自己已经就看的很清楚了 ,不需要特别有人指点。相信我,世界上的好东西都是建立在踏实的作风和基本功上的,多加强基本素质的训练会让你无师自通 。

续2:

可能这里有很多人不屑于那些学院派的专业老师 ,也不屑于学院派的那套东西。但是一旦你了解到了学院派的东西,会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狂妄。毕竟作曲的这一套理论和各种训练已经经历了多少个世纪多少个音乐天才的发展和研习,产生了这么多经典令人匪夷所思的作品 。要想否定它的作用 ,还轮不到我们这些半瓶子水的小青年。

学院派的这套东西之所以不被大家看好,是因为国内的学院派作曲人没出过几个好东西,实践能力不行 ,又不屑于写流行的东西,有点象学武成了武痴,反而变的不通事理看不开了。但是大家走出去到国外看看 ,情况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很多好东西在国内就是存在误解的 ,比如摇滚,在国外是很正常很主流的,在中国就是另类和社会混混的象征 。学院派这个东西也是这样。

另外上面有人谈到作曲要不拘泥于规则 ,要创新等等。我觉得这里分为一个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问题 。如果你打破这种常规是有意识的,我想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你明白本来规则应该是怎样的 ,只是为了表达需要而特意设定的,实际上这里又产生了属于你自己的一种新规则。但如果你是无意识的打破了常规,我想这只能是归为一种错误 ,就好比唱卡拉ok跑调了还没感觉,这不可以美其名曰是不拘泥规则或者创新。拓展开来说,玩另类的应该首先搞清楚主流是什么 ,先理解和掌握主流的各种规则,然后再进行另类的创作;玩punk的朋友也要先练好技术再来玩粗糙的,这样感觉会很不一样 ,有种得心应手而又有乐品的感觉 。

总之 ,我强调的是,先理解掌握它,再打破它颠覆它。而不是什么都不懂或者半瓶子水就开始谈打破和颠覆 ,那样是制造混乱而不是音乐。

续3:

其实那两三首歌能写的出来,也是你积累的结果,它们集中体现了你的学习成果 。在一定学习成果的基础上 ,灵感就光顾了你。就好像你现在已经爬上了个小山坡,这个山坡上的任何资源就可以供你调用了,但是一个小山坡上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 ,用了一段时间就会枯竭。然后你得爬上更高的一个山峰上去,这时比这个山峰低的各种资源你都可以用到了 。当到了大师级的水平,那真的是“会当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 ”的感觉了,天底下的资源你都是可以用的,什么时候会枯竭?到你老死的那天都不一定用的完。

我们活着为了音乐就是向上爬的过程 ,而不是坐在土坡上等着山上的苹果砸下来。

在创作中 ,我特别强调理论功底,为什么?因为中国人缺这个 。中国人可以很聪明,可以很有灵感 ,可以有大音乐家的潜质 。但是我们薄弱的音乐基础不得不让我们在起点上就输给老外。中国是个不善于理论,讲求感性的的民族。你不要跟我说感性是音乐的根本,感动人才是最关键的 ,因为我觉得你根本就不理解音乐是怎么来的,你所觉得感人的那些音乐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创作者是站在一个什么基础上才能有这种感人的作品的 。理论究竟是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死板 ,那么限制灵感,那么限制自由。你有多少理论基础,有没有享受过理论基本功给你带来的好处?这些都是需要中国的音乐创作者思考的问题 ,你们在学习吗?在进步吗?以下是我关于理性和感性谁比较重要的帖子:

感性是创作的源泉,理性的技巧是服务和协助! 这样的句子很漂亮,但是不实用。我的感觉是天赋和理论都是不能偏废,在创作中 ,灵感先于理论到达 ,但是不能说明灵感比理论更有分量 。好比你选择一个女朋友,长相是门槛,但是并不是最重要的 ,性格可能才是你最终选定的最重要因素(当然是在长相符合你的标准的情况下) 创作也是这样,灵感或者说感性的东西就是一个门槛,没有这个门槛什么也别谈 ,但是过了这个门槛就要看大家的功力的深厚了,这个功力是日积月累的音乐鉴赏,听力和理论各方面的沉淀。有人有很好的动机 ,很好的感情,很好的灵感,但是没有办法继续完和这个灵感同样出色的余下部分的创作 ,说明他还是个业余创作家,理论沉淀还跟不上。而真正的艺术创作家总是可以抓住一个小小的动机把它发展的非常感人和出色 。实际上大家对理论有些误解,喜欢把它书本化 ,其实它恰恰就是发挥听觉的艺术一把利器 ,把最好听的音符给挖掘了出来。而很多时候,这些音符光凭一腔热情是找不到的。所谓的音乐大师哪个不是高深的理论大师,他们是天赋和深厚基础的完美结合 。

过于强调天赋和灵感很容易让人对理论产生排斥 ,觉得凭自己的小聪明不需要特别用到什么理论也可以写出不错的作品。但实际上仔细听过这些作品以后,发现艺术性还是不够,走的路子比较野(当然有人会说比较自由) ,但是长此以往,很容易走入死胡同,创作生命不够长久。在国内 ,能谈的上创作生命长久的音乐人少之又少,为什么?都是灵感突发类型的,总有江郎才尽的一天 。而如果有个深厚的音乐沉淀情况就不一样 ,一个小小的灵感可以充分扩展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不需特别的再灵感突发把余下部分完成,否则会是相当累的 。

我很欣赏国外的流行乐创作是百花齐放的 ,既有学院派的(比如很多**插曲) ,也有很多野路子的(比如摇滚类的)。但即使是野路子的创作者也是有着深厚音乐沉淀的,只是风格不同于学院派的套路而已。但是他们通通都是理论的大师,加上他们的音乐创作理念比较受听众的认可 ,所以出名,而且可以水平不降低的一张接一张出专辑,这种现象跟国内是两回事 。

总而言之 ,感觉国内流行乐还是轻理论,踏踏实实学习的人少,想马上写好歌出名的人多。跟学术界一样 ,浮夸。

一家之言,或许有偏颇,但是是我的切身感受

2

音乐中感性和理性哪个占第一位的问题有点象唯心和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精神哪个第一的争论 。似乎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其实这是事物不可割裂的两个方面。一个音乐作品在一定的框架内形成,在这个框架内有着自己的思想 。拿开框架谈思想或者离开思想去搭框架都是毫无意义的。去强调任何一方的重要性都是正确的观点。但是需要警告的是,不可以轻视任何一方 ,如果你忽略了对感性或者理性任何一方的培养 ,它必将成为创作当中的瓶颈 。照理说,我对这两方面的发言应该是平均用力的,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特别强调理论是基于现在某些普遍现象的考虑。这些现象需要解释一下 ,大家就自然明白我的用意了 。

从我的亲身经历出发 。我教吉他,教过不少学生,上的大都是初级的内容。大家知道 ,初级当中学习乐理的重要性和练习弹奏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双方应该平均用力。但是如果给定一定时间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练,绝大多数学生一定是选择练习弹奏吉他 ,而不是视唱练耳这样的音乐内功的练习 。以至于到了最后,会弹出声音的人多(而且弹的还不难听),会调弦会识谱的人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懒惰二字。他们的懒惰不在手上 ,而是在脑上 。学习乐理及听音的基本功显然更象是一种脑力劳动。当他们将时间用来练习弹奏时,实际上是不想动脑筋(尽管他们可能意识到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可以使他们事半功倍)。所以如果我不做特别的强调,或者是同一性的强调双方的重要性 ,导致的结果很可能就象以上我说的这种情况 ,到最后不懂音乐只懂弹奏 。于是我每次都会把乐理和视唱练耳提高到超过练习弹奏的高度上来,要求他们全力重视(当然我不会担心他们不练习弹奏)

实际上大家也会发现类似的现象,很多人弹奏吉他运指如飞 ,但是却合不上拍子,弹的没有音乐的感觉,所谓的脑子跟不上手就是这样。他们对于技巧的练习并不缺乏 ,甚至是饶有兴趣。但是他们却厌恶乐理,即使知道这样不对,他们也不愿意花大力气来改观 。这就是我所说的脑子上的懒惰。

联系到创作音乐上来 ,很多人自诩为有天赋,有感觉,有经历等等一切的感性元素。强调感性是主要的 ,理性是次要的或者是辅助的 。我看到的却是另一层意思,是他们想避开缺乏理论基础的现实 。其实天赋和感觉是摆在那里的,烙在你身上的 ,有多少就是多少 ,生活体验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慢慢沉淀下来的,不需要特别费力的去学习。反而是音乐内功这种东西,不静下心来 ,没有学习的精神和毅力就不会进步的东西是最难于突破的。那么我不强调这些动脑的,和毅力有关的东西还能强调什么呢?

大家不要把音乐看成是简单的发挥自己才华(客观)的工具,它也是你学习精神(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 。如果你能写的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那不仅是你天赋的体现,更加是你努力学习音乐的结果。音乐不是投机,是踏踏实实的学习。

最后要说的是 ,大家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感叹这样的音乐真正是感性的作品,可以如此的打动自己 。但是请不要忘记作者在写这首作品以前做的大量的理性准备工作 ,他们都是经过辛勤的脑力劳动,听磁带,扒谱 ,学习 ,体会等等之后,才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写出这么一首动人的作品的。有谁见过天赋很高,但是音乐内功差的人写出很动人的作品吗?这不难推理出 ,音乐创作的水平和音乐修养的水平是成正比的。天赋再高,体验再多的人,如果他不继续补充音乐内功 ,也很快陨落下去 。 总结我的观点,感性和理性对于音乐都是重要,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理性 ,因为它是真正的音乐家和音乐投机分子的分水岭。

3

从中外音乐的各种对比来强调音乐当中的理性:

首先要褒扬我们国家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很多文化到了如今,很多人都不明白是怎么形成的 ,到底是依据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遵循什么样的规则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易经,易经对于人类认知世界的价值早已得到众多中外专家的认可。但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为什么可以比现在的人更懂得世界呢?他们有没有什么规律留下让我们去重新推算一遍 ,从而可以了解古人的想法呢?很遗憾 ,没有。中国的文化是重感性,轻理论的 。很多时候只要用出来是对的就可以了,而这些方法具体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似乎并不是很重要 。

转移到中国传统音乐上来 ,也是这样。很久以前,就有专家分析说民乐不善于总结,没有形成理论体系 ,这一定程度限制了民乐的进一步发展。不能说民乐达到的程度不高,但是相对于西方音乐严谨的结构和逻辑,民乐总体来说是比较写意的 ,比较感性的 。其实民乐和西洋乐追求的境界根本就是不一样的,两者的统一必定是十分困难的一件工程。小弟自问没有能力做到,所以现在只能就民乐讲民乐 ,就西洋乐讲西洋乐。

如果是在大唐盛世,全世界以中国文化为主流,今天我们就要大谈感性 。但是很遗憾 ,现在我们听到和进行创作的音乐都是以西方古典乐为基础的衍生类型。主流是西方乐 ,我们就不得不认真研究西方乐的结构,这对于我们讨论的题目才是有意义的。

有一种不成文的说法:“巴赫的音乐包含了音乐所有的可能性” 。巴赫的音乐就是西方乐的基础,欧洲音乐之父的称号也就是这样得来的。不知道 ,大家研究过巴赫的音乐没有。我研究的不多,但是我知道巴赫是根据一个个小小的动机,利用各种算法和理论进行移调 ,变奏,倒映等等 。从而把一个只有短短半分钟的主题发展成一个长达十几分钟甚至半个钟头以上的完整曲子。这些曲子不会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是趣味横生 ,精巧的不可言语,发挥到了听觉效果的极致,而且同样甚至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绪。 由巴赫音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西方乐都是强调理论的 ,讲求结构,织体,和声等等 。学习西方音乐 ,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一系列的作曲技巧 。现代西方流行乐其实也离不开这个大体的框架。虽说现代乐的鼻祖是由黑人的blues演变而来 ,但是西方作曲家们在参透黑人音乐的精髓后,加入了传统的作曲技巧(当然也根据需要改变了一些理论体系),因为他们的骨子里还是西方音乐的。我们现在所听到和了解到的现代流行音乐就是西方作曲思路和杂糅各种民族的表达方式(比如blues)的结合体

举个例子 ,都说Eric Clapton的blues弹的好,但是除了那些绚丽的solo,你是否曾经注意过Clapton的作曲套路 ,他从前奏开始到发展,到高潮,再返回原来的主题到底用了多少次转调?这些复杂的作曲套路在我们国家的流行乐当中还是个稀罕物品 。中国的流行乐不要说多次转调 ,能有一次转调就说明作曲者水平很高了,而且通常还不是在高潮,而是在bridge过渡部分转到原调的关系大小调上面去。Clapton所有精彩的感性的solo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和声进程的基础上。而我们崇拜Clapton的那些琴友大都只看到了那些精彩的solo ,而忽略了他理论方面的基础和沉淀 。

类似这样的例子可以在其他任何一个高水平的西方流行乐当中找到。只要你的音乐听力各基础够好,你应该可以听出西方乐和中国流行乐之间的档次差距在什么地方。只要你注意到了中西方流行乐中的各种细节对比,你也可以发现我们国内作曲人创作的思路是多么简单、贫乏和粗糙 。

4

下面抽空来谈谈感性 ,我对感性的理解主要有两点:

第一 ,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只有感性的人才能写出好作品,而这个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并不重要。 大家知道艺术是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的,这很对。比如我们看精彩的电视剧,大都是情节曲折 ,浪漫,奇巧的构思 。这样被我们称作戏剧性,影视作品或者一切的表演艺术都是讲求戏剧性的 ,这样才能称之为生活的典型。但是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情节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哪有那么浪漫的爱情,哪有那么单纯或者坏的人。生活就是平平淡淡,偶尔一点小波浪 ,不太可能象电视那么夸张(不排除极个别巧合) 。音乐也是这样 ,它所表现的情绪都是人类情感的极致 。正因为它表现了最极致的东西,才会感动听众,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震撼。但是音乐的作者本身的生活却不都是这么极致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们与平常人不同的是,他们善于抓住这种极致的感觉,这与他们感性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他们比普通人更容易体会到感情上微妙的东西 ,也是经历各种事情以后的自然结果。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活体验。艺术家需要去体验生活,是为了培养他们更加细腻的情感,而不是单纯的叫他们到生活当中去寻找主题或者素材来进行创作 。不要以为只有失恋的人才配写失恋的歌曲 ,如果他音乐内功不深,听上去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音乐。一个感情细腻到可以似乎身临其境的体验到失恋痛苦的,但是从来没失恋过的音乐家同样也是可以写出好作品的。

如果我的这个看法成立的话 ,这就可以给创作者很大的创作空间 。许多非现实的题材都可以拿来创作。金庸写武侠他怎么去体验生活?重回古代去了解那些血雨腥风吗?显然不可能。他只能凭自己已有的经历,情感和认知观去写他从来没经历过的事情了 。大量的艺术作品其实就是在作者不曾体验的情况下诞生的。我不同意把理论书本化,同样也不同意把体验和感性局限化。

第二 ,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歌

这个道理很简单 ,学生唱清纯的歌,愤青唱极端的歌,穷人唱大众的歌 ,富人唱小资的歌 。但是经常在我们身边会发生角色错位,让人看着好笑 。

举个例子,不少上了大学的懂点摇滚和音乐知识的都想搞乐队 ,而且唱得都是愤青的歌。其实他们穿的好,吃的好,又不是没有女朋友 ,生活的这么好干吗唱这么愤怒的歌。原因无非有两点,一是想出风头,赶时髦 ,表明自己很先锋 。二是因为他们平时就是喜欢听这样的音乐,也希望可以做这样的音乐。但是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没达到愤怒的地步,在这么安逸的情况下还唱这么痛苦的歌是不是有点勉为其难。

要知道 ,喜欢归喜欢 ,但是创作音乐的时候还是要做回自己,以自己经历和感性程度作为基础,结合作曲技巧来创作 。不要一味主观的追求某种风格 ,忽视了自身的“阶级地位”。假装深沉或者假装清纯都是令人作呕的。

我对国内流行音乐的现状的一些看法,主要是针对学院和政治对音乐的影响:

1

实际上,我总是觉得国内的流行音乐创作是存在误区的 ,以至于这么长久以来,除了我们的个别摇滚可以让大家打起一定精神来听,其他听的更多的都是欧美的甚至是日韩的流行歌曲 。究其原因 ,个人觉得是国内的创作层次太单一而且比较低,我们国家音乐学院内对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的创作研究实际是个空白。看看学院派这些写歌的,谷建芬 ,徐沛东等等写的都不是现代感的流行音乐,而是我们所称之的通俗歌曲,走的是中年人的路线。而真正创作年轻人流行音乐的又基本是土八路出身 ,街头流浪歌手转身变成了作曲家 ,仅仅创作了几首歌以后就消声匿迹,让人感觉江郎才尽,最明显的就是李春波 ,郑钧一类的 。而真正学院派出身,有着正统音乐沉淀比如汪锋 、窦唯类的还算是出成果比较多的,创作生命也相对长久一些 ,但可惜他们又不是专门学习作曲理论的,只是学习传统音乐的时候业余搞搞摇滚什么的,总不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总而言之 ,中国是学习作曲的不创作流行,创作流行的不是专业作曲家。虽然这么一竿子打死有失偏颇,但是这样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这不能不说的我们国家音乐学府里面的一个疏漏 ,让我们的听众不得不去崇洋甚至是哈韩哈日 。 说了这么多,其实目的还是集中在一点,就是希望现在正在从事流行歌曲创作的朋友们可以认清我们国家流行音乐创作水平不高的现实和原因 ,从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音乐理论着手 ,走出一条正统的大道来,把我们的流行乐从民间拉回学院,这样我们的音乐就复兴有望了。

关于怎样才能成为作曲家?需要怎么学习,请告诉我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 ,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来自作者[栗顾]投稿,不代表捕梦资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urbike.com.cn/news/12920.html

(1)

文章推荐

  • 定州限行?定州限行吗

    文章一览:⒜、定州车限号每天限到几点(定州车限号每天限到几点结束)⒝、定州限行时间从几点到几点?⒞、定州交通限行通知限行时间限行路段限行车辆类型详解⒟、定州限行时间几点到几点?⒠、定州限行查询,定州限行规定及处罚标准定州车限号每天限到几点(定州车限号每天限到几点结束)

    2025年09月19日
    20310
  • 6秒懂!情怀麻将开挂必赢神器”(详细开挂教程)

    6秒懂!情怀麻将开挂必赢神器”(详细开挂教程)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

    2025年09月21日
    21307
  • 实测分享“中至南昌麻将怎么开挂”开挂详细教程

    实测分享“中至南昌麻将怎么开挂”开挂详细教程中至南昌麻将怎么开挂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入我们(QQ群聊)免费测试,先看效果下载使用。手机打牌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必赢”。其操作方式十分简单,打开这个应用便可以自定义手机打牌

    2025年09月22日
    15312
  • 二手车网站哪个口碑最好

    网上有关“二手车网站哪个口碑最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手车网站哪个口碑最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二手车网站口碑相对比较好的是瓜子二手车直卖网。瓜子二手车成立于2015年9月。瓜子二手车一直致力于通过创业重塑二手车行业,有瓜子

    2025年09月22日
    14314
  • 玩家必看攻略!“陕麻圈到底有没有挂”分享开挂教程

    玩家必看攻略!“陕麻圈到底有没有挂”分享开挂教程 您好,陕麻圈到底有没有挂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通过复制添加上方qq群号码搜索添加入群,入群后还可以先与玩家讨论然后安装插件,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

    2025年09月23日
    15323
  • 给玩家盘点十款!心悦麻将有挂吗”开挂详细教程

    给玩家盘点十款!心悦麻将有挂吗”开挂详细教程认准官方唯一联系方式 客服24小时在线关于!心悦麻将有挂吗是不是有挂,有没有挂!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玩家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

    2025年09月24日
    12317
  • 三分钟了解!中至上饶麻将有挂吗”开挂详细教程

    三分钟了解!中至上饶麻将有挂吗”开挂详细教程您好:中至上饶麻将有挂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小程序雀神麻将开挂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

    2025年09月25日
    14309
  • 实操教程“66红中麻将到底有没有挂”开挂(透视)辅助教程

    实操教程“66红中麻将到底有没有挂”开挂(透视)辅助教程>>亲,66红中麻将到底有没有挂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

    2025年09月26日
    14318
  • 最新教你“心悦麻将有没有卖挂的”(详细开挂教程)

    最新教你“心悦麻将有没有卖挂的”(详细开挂教程)您好:心悦麻将有没有卖挂的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小程序雀神麻将开挂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

    2025年09月27日
    10306
  • 必看教程“微乐捉老麻子透视挂”分享用挂教程

    必看教程“微乐捉老麻子透视挂”分享用挂教程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

    2025年09月27日
    10312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栗顾的头像
    栗顾 2025年10月02日

    我是捕梦资讯的签约作者“栗顾”

  • 栗顾
    栗顾 2025年10月02日

    本文概览:近期关于怎样才能成为作曲家?需要怎么学习,请告诉我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 栗顾
    用户100202 2025年10月02日

    文章不错《怎样才能成为作曲家-需要怎么学习,请告诉我》内容很有帮助

👉点我进群👈

联系我们

邮件:捕梦资讯@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捕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