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浅谈民国时期归国留学生对国内自然科学的贡献|《自然科学》杂志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 ,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摘 要:民国时期,海外留学生归来 ,他们受过系统的理论教育,接触当时国际尖端的研究,为各项学科发展提供新思想 ,新技术,使中国的科学迅速发展,他们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为中国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做了不少的贡献 。
关键词:民国;留学生;贡献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84-01
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主力军已经完全变化,已经演变成海归的留学生 ,为回国实现心中宏图的大批留学生陆续回国,据统计,至少有10万以上的留学生归来,他们受过系统的理论教育 ,接触当时国际尖端的研究,为各项学科发展提供新思想,新技术 ,使中国的科学迅速发展,并获得可喜成果,当然这也包括那些自然科学领域的归国学生们 ,回国的他们很快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中国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做了不少的贡献,主要如下:
一、创立组织
民国前25年的时间里 ,研究机构迅速繁衍,各种自然科学的组织创立达到了110多个,涉及领域十分广泛 ,几乎包括所有自然科学的主要门类,中国的自然科学从此变得系统化,制度化。这些组织机构主办有序的考察研究,组织科学巡回演讲 ,都为自然科学全面发展做着贡献。自然科学机构中,比较早的是留日归来的章鸿钊先生在1912年成立的地质调查所,翌年成立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科研机构地质研究所 。而影响最大的自然科学组织是任鸿隽、赵元任 、杨铨等一批留美学生 ,借鉴欧美发展学术的组织经验,在1914年发起并组织的中国科学社,并于1918年 ,将该社办事机构移至国内。1928年,在德法留学过的蔡元培先生与同仁成立了以自然科学研究居多的著名的中央研究院。这都是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机构,有的至今还发挥作用 。
二、办刊物 ,办企业
在创办研究组织的同时,自然科学领域的留学生还出版刊物,著名的主要有中国科学社在1915年1月创办的《科学》杂志 ,宣扬科学和民权,成为民国初期自然科学报刊中科学与民主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科学画报》也是由中国科学社创办的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本综合性科普类期刊,为大众科技普及做出了不少贡献。此外研究出版机构还有中国地质学会的《中国地质学会志》、中国古生物学会的《中国古生物学会会刊》和《会讯》 、鹫峰地震台的《地震专报》等刊物数十家 。这些刊物在总结自然科学发展,为后世提供经验 ,传播科学技术都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让科学的力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
归国留学生在实业上也十分积极,穆藕初的创办德大纱厂、厚生纱厂和豫丰纱厂 ,朱仙舫的九江久兴纱厂, 张品题的中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元兴织布厂,范旭东的大精盐公司和永利制碱公司 ,沈九如的上海丝厂等都是留学生回国创业的佼佼者。他们不辞劳苦,虚心学习,专研技术 ,生产的产品填补了许多当时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比如张惠康的东方年红电光公司电灯、丁佐成的中华科学仪器馆余名钰大鑫钢铁厂的仪表等,他们有的还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合理发展企业 ,如宋棐卿的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西方管理理念与中国文化结合,创造?东亚企业文化? 。七七事变前,留学生创办的企业数量已接近本土实业家所办企业的数量,虽然资金有时会出现问题 ,战争时而影响发展,甚至遭军阀**,他们还是坚韧的前行。
三 、教书育人
不少留学生落户在大学 ,在大学开办院系,也陆续培养了许多知名学生,例如 ,?三钱?,李政道、杨振宁,周光召。创办院系上 ,李寿恒开设中国最早化工系浙江大学化工系,罗荣安设立中国最早的航空系中央大学航空系,刘敦桢开办国内最早的建筑系第四中山大学建筑系 ,梅贻琦办的清华大学航空系等都是著名的自然科学教育范例,作为研究者他们不知劳累,作为老师,他们不辞辛苦 ,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一点一滴的奉献。
民国时期自然科学学科发展全面,留学生主办居多的自然科学组织早期发展十分迅速,20世纪30年归国留学生的研究热潮达到顶峰 ,但随着全面抗战爆发,其各学科发展缓慢,机构发展微乎其微 ,支撑研究的基础设施十分缺乏,刊物的发展更是由于国人文化知识上关心不够,资金短缺 ,致使许多刊物有的合刊,有的时停时发,有的停办 。高校学生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书桌都难以宁静。整个民国时期的自然科学在崎岖的道路上还是有突出成果,比如 ?微分几何学派?的创立,华罗庚衍生?华氏定理?,李四光首创地质力学 ,吴有训验证康普顿效应,裴文中发现?北京猿人?,竺可桢在国内首立物候学研究 ,侯德榜创造?侯氏制碱法?,许多研究发现和创造都对我们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着铺路之石。
民国的自然科学总体是落后的,培养的高等人才20万人左右 ,到解放初期,全国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不足四十所,研究人员不到5万人 。自然科学领域的留学生不仅带来先进的技术 ,还有他们研究,规划和对自然科学发展的理念,他们没有忘记贫弱时期的祖国 ,不仅在中国的发展贡献的一点力量,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这是纯粹自然科学难以替代的。民国的自然科学技术在新中国时期被继承,大部分自然科学领域的留学生加入到了建设新祖国的大潮中。
关于浅谈民国时期归国留学生对国内自然科学的贡献|《自然科学》杂志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 ,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
本文来自作者[顾锤哨]投稿,不代表捕梦资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urbike.com.cn/news/1345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捕梦资讯的签约作者“顾锤哨”
本文概览:近期关于浅谈民国时期归国留学生对国内自然科学的贡献|《自然科学》杂志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
文章不错《浅谈民国时期归国留学生对国内自然科学的贡献-《自然科学》杂志》内容很有帮助